【導語】徒步南太行?南太行徒步線路?有沒有人知道,網友解答“徒步南太行”的簡介如下:

添加微信:四川跟團/定制/租車
復制微信號
全文目錄一覽:
- 1、南太行經典自駕+雙嶺穿越,最美的風景都在這!
- 2、徒步旅行線路推薦
- 3、《南太行春游記》(九)速穿峽谷與君別,春日終時秋夢始-
- 4、山西這個小山村,號稱白陘古道第一村,匯聚兩大峽谷數條徒步路線
- 5、徒步太行秘境:生死挑戰驚險北扒絕梯,盡覽南太行之奇險絕美
- 6、竹林七賢的隱居地——徒步穿越女兒縫,紫霞關
南太行經典自駕+雙嶺穿越,最美的風景都在這!
圖:自駕與徒步大致路線圖
自駕線路特點 :
此路線道路比較狹窄徒步南太行,很多地方錯車難徒步南太行,但一般都是從這里上行的,主要是風景好還免費。上高坡陡,從海拔400多米的石圪節村,持續攀升到海拔1100米-1200米的南盤,土梯村。累計拔高600米以上,轎車也可以輕松上去。
圖:南盤上的接吻山
徒步路線特點:
本線路徒步從南盤開始,通過72拐,駱駝峰,五指峰,窟窿山,十字嶺,王莽嶺,雙乳峰,到達滴水寨村。整個徒步路線,基本穿越徒步南太行了南太行山岳的精華,是南太行山岳中最美的地方。
圖:奇形怪狀的山峰
導航輝縣黃水鄉河西村,過去河西村就進入徒步南太行了黃水溝了,黃水溝的路況比較差,全是土,石路,加上近期新晉高速施工,一旦下雨,黃水溝的泥路非常難走。
圖:南盤,土梯村
順著黃水溝大概走5公里左右,過去清水莊村,再走一會就能看到石圪節的村牌,在村子中間有個左轉帶護欄上山的小路,這條路就是通往土梯,南盤的山路了。
圖:山路18彎
山路18彎,可以說這條路不僅驚險刺激,甚至完全媲美太行天路,周邊的風景甚至遠超各種天路。在上到石店這個地方的時候往左是去白云翕,龍水梯的路,往右可到南盤,滴水寨。車停南盤村,開始攀爬。一路上風景比畫還美,可以說紙上寫的終覺淺,想看美景需躬行徒步南太行!
圖:孤山
徒步路線部分路段比較危險,恐高者謹慎前往,全部徒步大約在15公里左右。爬不上去的可以走一半就下來。千萬別硬走,量力而行。
從滴水寨下山后,往回走大概2-3公里就到南盤,中間有兩個隧道,其中挨著南盤的隧道比較長,洞里比較黑,有條件的可以帶個頭燈。駕車返回時可以原路返回下到石圪節,也可以穿越隧道,從滴水寨,轎頂山回去。其中南盤到滴水寨,劉秀墻有很長一段土路,路況比較差也不寬,需要謹慎駕駛。
圖:王莽嶺,十字嶺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路上的風景可遇而不可求。趁著國慶節放假,大家可以出去走一走。雖然黃水溝的車可能會比較多,但能上到南盤的少之又少,而假期自駕再來一次深度徒步,相信不管是誰,都會成為一輩子最美好的回憶。
圖:滴水寨回看王莽嶺
徒步旅行線路推薦
線路推薦如下:
1、陽朔漓江——桂林山水甲天下。徒步漓江,從陽朔楊堤碼頭出發,到達興坪,十幾公里的路程,半天就可以完成,沿途零距離接觸漓江山水,領略"甲天下"的風光。
2、新疆喀納斯——在滿眼秋色中沉醉。喀納斯最為獨特的是金黃的白樺林,清澈的喀納斯湖和神秘的圖瓦人村落。從賈登峪出發,經過禾木村、黑湖,最終到達喀納斯湖,走完這個環線需要三天左右時間,可以騎馬,也可以請向導,營地選在禾木鄉和黑湖。
3、河南南太行——行走在上帝鐘愛之地。位于河南安陽、新鄉、焦作、濟源境內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鐘愛之地,得天獨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潤,好水滋潤了南太行,它給南太行帶來了豐富的植被和非常多的落差巨大的瀑布。
《南太行春游記》(九)速穿峽谷與君別,春日終時秋夢始-
行程最后一天的清晨,天邊剛露出一抹紅暈的時候,彥臣和山巍就照例起床晨跑。
兩人沿著一段盤山公路跑了五公里,從山坳里的小山村一路跑到山腰上看了一場日出才回來。
當這邊十個年輕人剛剛起床洗漱的時候,隔壁的大爺大媽們已經吃完早飯準備出發了。6點半的時候,他們也準時開飯。
一大早吃著清淡的豆芽菜還有齁咸的咸菜,眾人又不禁開始懷念昨晚的“辣雞“湯。
喵喵的膝蓋依然有些隱隱作痛,想起昨天一位陌生大哥給的止疼藥有奇效,她又跑去找那個大哥用了點兒藥。
七點鐘,彥臣結了賬,請老板給他們拍了最后一張合影之后,便正式出發了。
此時的太陽已經爬上山頭,毫不吝嗇地把春日的朝陽灑向大地,把徒步的身影映照在黃土地上,又是一派和煦溫暖的氣氛。
出了村子就開始向著一個埡口爬升。素心的身體有些不舒服,山巍便把她的背包掛在了自己的前胸上。
大黎自從用了素心的護膝之后,這兩天走起路來就沒有那么痛苦了。喵喵的膝蓋也比昨天稍稍緩解一些。她們兩人,還有時常覺得力不從心的娜娜,依然走在隊伍的最后。
用了半個小時爬上埡口,再向前走過一個涼棚小屋之后,十個人開始沿著陡峭的山路向山谷速降而去。
素心、山巍和松潘三人組成了前隊,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瑞瑞和王王兩人跟在后隊悠閑地走了一段路,忽然想道:“我們倆是不是應該走快點兒?前面三個人也不夠一輛車,出了山也得等著咱們。”
“對,那你們先走吧。”
孝孝此時也突然覺得膝蓋有些不舒服,干脆對彥臣說道:“隊長,今天你事情多,就往前走吧!我在后面收隊。”
彥臣稍稍加快了一些速度,追上了大黎和喵喵,娜娜和孝孝則走在了隊伍最后面。
徒步者們就這樣一前一后地趕著路,把隊伍拉得很長。下降到山谷的時候,時間已經將近九點,但他們今天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一半。
眼看時間飛逝,十點之前出山的任務變得艱巨起來,他們只好馬不停蹄地繼續加速向前走去。
比起前面的幾條山谷,紅豆杉大峽谷顯得更加寬闊,亂石鋪墊的平坦河床上生長著稀疏的荊棘,視線可以毫無遮擋地穿過整條山谷。
十個人雖然有快有慢,但前前后后相距也不過幾百米,總能相互望見。甚至在山谷里喊上一句話,悠揚的回音還能傳播得更遠。
就好像今天的隊伍雖然拉開了距離,但依然始終走在一起一樣。
因為他們出山的時間很早,一路上都沒有遇見其他隊伍,便奢侈地獨享了整條山谷。
靜靜地走在彎彎曲曲的太行山峽谷,聽著叮叮咚咚的涓涓細流,感受著忽明忽暗的光線,回蕩在靜謐氣氛之中的每個腳步聲和說話聲都顯得悅耳動聽。
不過,他們幾個人似乎并沒有多余的心情關心這是什么地方,又是什么風景,一路上都在討論還剩下多遠的距離,什么時候能出山。
天遂人愿,走過亂石灘之后,他們慢慢走上了平坦的小路,又走上了寬闊的機耕路,也遇見了第一批進山的游客和徒步者。
其中有一位大哥在聽說他們只用了三個小時就從馬武寨走到了這里,不禁豎起大拇指:“你們厲害啊,真快!”
只是他并不知道,喵喵的膝蓋沒有痊愈,大黎和娜娜也都已經筋疲力竭了。
走上最后一段大路的時候,“身殘體弱”的幾個人被素心、山巍和松潘再次加速甩開,很快就不見了蹤影。王王和瑞瑞也隨后跟了上去。
快出山的時候,手機終于有了信號,彥臣接到了司機師傅的電話。彥臣告訴司機師傅他們會比預計的時間晚半個小時左右,司機師傅告訴他們沿著大路就可以順利出山,他會在路口等著。
就在彥臣說話間,只見松潘帶著前隊的五個人從大路繞上了一條山間小路,直奔雙底村而去。
彥臣和孝孝的奮力呼喊也毫無回應,只好任由他們而去,只等出了山再匯合。
走到出山口的停車場時,大黎偏要逞強爬高,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她趴在地上久久站起不來,惹得彥臣大笑。
就在兩人一哭一笑間,在隊伍的時緊時慢的腳步中,他們終于結束了這一路風風光光如同春游一般的旅程。
新鄉最后的午餐
司機師傅在等待眾人都下山歸位之后,片刻都沒有耽擱,就直接開車返回新鄉。
很多故事在開始的時候,往往需要漫長的計劃和準備,就像是畫軸一樣徐徐打開。但是,在故事結束的時候,就像投影突然關閉一樣,所有的畫面都在一瞬間消失了。
沉浸在故事中的觀眾,會坐在黑幕里久久不愿意離開,回想起經歷過的一幕幕畫面,總是妄想把所有的細節都留在腦海里。
但每個人都明白,這種努力其實是徒勞的,故事只有在經歷的時候才最真實,而回憶都會變淺變淡,變得不真實。
車子開得很快,似乎迫不及待地要甩開南太行的山川河流,也要甩開這段逝去的故事。司機師傅稱自己已經開了十幾年的車,他熟悉這里的每一條路。
他的車子快得就像山間的風一樣穿梭自如,除了在寶泉峽谷堵車等了十幾分鐘之外,一路都暢通無阻。
回到新鄉火車站的時候,剛剛下午一點鐘,距離火車開車的時間尚早。他們聽從師傅的建議來到一家小館子吃最后的午餐。
平原城市的正午氣溫有點兒燥熱,孝孝貼心地買了一個冰鎮西瓜,請大家大快朵頤。簡單的臨行午餐吃的是燴面,其實也并沒有比山里的辣雞湯好吃太多。
街道邊上的梧桐樹依舊光影綽約,和出發的時候完全是一個樣子,但眼前的鋼筋水泥世界似乎有點兒陌生。離開大山之后,又要戴上面具繼續生活。
人們的相聚并不容易,但告別卻總是簡簡單單。
實際上,就算想用力告別也絲毫不會改變什么結局,只會顯得矯情。相聚和告別從來都不是公平的兩件事情。
山巍和素心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坐下吃飯,就向大家告別了。
吃過飯,松潘和喵喵也直接打車趕往火車東站。而北京的六個人都是晚上的火車,眼下尚有時間到賓館里洗漱和休息一番。
整個早春的下午,他們六個人都在努力消磨掉最后的時間,在賓館打牌大笑……在胖東來商場里購物品評……在羊肉館里大吃大喝……甚至只是在大街上閑逛,看著光怪陸離的世界。
離開大山,做著與大山毫不相干的事情,幾個戶外人兜兜轉轉還是談到了山川湖海,談到了國慶節去扎尕那重裝徒步的計劃。
“我沒有重裝徒步過,連裝備都沒有。”
彥臣鼓勵道:“那條線很簡單的,你們都是可以拎包上路的那種!”
“真的啊?師傅,你計劃計劃,我考慮考慮……”
彥臣的心里便又種下一顆種子:“好啊!”
……
旅行剛剛結束的時候,旅人們總是意猶未盡,最適合準備下一次出發了。
夜幕漸漸深了,異鄉不留客,火車隆隆北上。
那火車載著異鄉人,而異鄉人載著更多遙遠的夢……
(完結)
P.S.
望月塵 | Yann:
這里多半寫寫游記,胡言那時的所見所思
這里有時也寫寫散文,亂語今日的所感所悟
千萬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
山西這個小山村,號稱白陘古道第一村,匯聚兩大峽谷數條徒步路線
巍巍八百里太行,崇峻于晉冀豫三省之交,先秦望此山脈為天下第一行,謂之太行。 太行山 縱貫南北而多東西走向橫谷,被稱之為“陘”,陘(xíng) 山之絕坎, 即山脈中斷的地方。太行有八陘,是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來的8條咽喉通道,也是三省邊界的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
雙底村,位于山西省陵川縣馬圪當鄉。 地處太行山腹地,四面環山中為盆地,一座突兀的小山峰將盆底一分為二,南為居住區、北邊為田地,地勢北高南低故曰“雙底”。 自古以來就是晉豫之間的交通要塞。村子附近有著名的黑毛溝大峽谷、紅豆杉大峽谷、白陘古道七十二拐、黃圍山風景區等,還有數條南太行戶外徒步穿越的經典線路以及 原始的自然景觀。
白陘古道指的是從山西省陵川縣 馬圪當鄉 雙底村至 河南輝縣 薄壁這一段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古道,全程百余公里,迄今已有2500多年 歷史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記載徒步南太行:“齊侯遂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當年齊侯伐晉,走的就是白陘古道。
在 歷史 上白陘古道不僅是一條軍事要道,也是一條商賈通道。有碑文記載徒步南太行:凡潞澤兩郡,自西北而來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至輝之薄壁,或通獲嘉、修武,或達淇衛、汴梁,或歷彰德而通山左”,這條古道也成為太行山中的“絲綢之路”。直到1968年大峽谷修通簡易公路開通前,這段古道仍是地方村民唯一來往出入的生存之道,晉豫水土共同養育著白陘古道兩頭的人家。
馬蹄南去、人北望,漫步于這千年古道,聲聲馬蹄印猶在,只是不見當年趕路人。
行進在古道上你會驚奇地發現,處處詩情畫意,令人遐想萬千。無論是人造景觀還是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相互之間和諧生輝。
由白陘古道的西入口出來,就是雙底有名的黑毛溝大峽谷,也叫十里河大峽谷、馬圪當大峽谷。是南太行最窄的峽谷之一,長約10華里,谷壁陡峭,峰巒疊嶂,深幽奇險,峽谷最窄處的一線天,寬度不足5米。
十里河大峽谷當地老鄉都叫其為黑毛溝大峽谷,“黑毛溝”這名字,聽起來不覺讓人有些毛骨悚然, 兩面參差猙獰的黑褐色懸崖絕壁聳立,把頭頂的天空和腳下的馬路擠壓成一條縫。 行走其間,你會被它的陡峭險峻所震撼,又會因它的優美景色而陶醉。
黑毛溝大峽谷也是眾多自駕愛好者和驢友們的鐘愛之地,每年都吸引著無數的人前來打卡游玩,領略這條南太行最為雄偉、驚險、刺激的壯美峽谷。
上世紀80年代末,山西大學講師上官鐵梁帶領學生在雙底村東邊的峽谷考察時,發現徒步南太行了成片的僅生長在南方的“植物大熊貓”——紅豆杉,后來這條峽谷被稱作“紅豆杉大峽谷”,2002年6月被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由雙底村向東,穿過一片田地就到徒步南太行了紅豆杉大峽谷。大峽谷河床寬闊,溪流清澈穿流于山間,時而急而下,時而靜如潭水。若是趕上雨季,小壺口瀑布更是美輪美奐,景色旖旎。
1、雙底村——紅豆杉大峽谷前段——三岔口——張官樓廢棄村——馬武寨。
2、馬武寨——抱犢村——老龍口——西蓮——后靜宮——黃龕頭——九蓮山景區——周家鋪——錫崖溝。
3、抱犢村——老龍口后——抱犢梯——抱犢溝——八里溝景區大門。
4、老龍口——右上崖上小路——董家寨——八里溝——一線天天梯——八里溝景區大門。
5、(強驢之路)錫崖溝——張溝梯(車送至)——北雄關——十字嶺——九峰山——陳樓梯——小水溝——黃水鄉。
徒步太行秘境:生死挑戰驚險北扒絕梯,盡覽南太行之奇險絕美
徒步南太行的第一晚—武家灣的一夜睡得香甜。
早上不到6點,被窗外雞叫聲驚醒。
洗漱完畢,踱到民宿外呼吸了一下新鮮的空氣。
潺潺溪流,和著清脆的鳥鳴聲劃過寂靜天空,聲聲入耳。
四周蔥郁的山峰罩著一層薄薄的晨霧, 朦朧縹緲。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武家灣的清晨有說不出的靈動與詩意。
早餐后,收拾好行囊,坐上小車繼續往太行山深處駛去,很快到了這次我們正式徒步的起點——榆樹灣村。
這個小村子坐落于極其陡峭的山勢之間,也很美麗,但我們忙著準備戶外行裝,沒有時間欣賞。手套、防曬、手杖等全副武裝好后,開始攀爬著名的北扒絕梯——這次我們戶外徒步的重點內容。
這次徒步的大致路線就是:北扒絕——七星潭——紅豆峽——抱犢村——八里溝。
據說這個路線最前面還有一個極其經典的戶外驢友打卡地——十八缸。
有詩曰:缸缸有水顯波痕,缸缸相連缸套缸。天嵌地造漩渦狀,少見溪水沖成缸。引繩攀爬盡驚險,別有苦樂與君享。
我們這次沒有去十八缸,因為很難爬,隊伍里有老有小。
十八缸,顧名思義,18個大缸,經雨水常年沖刷侵蝕而成的18個大坑。
我在網上找了幾張圖,過了一下眼癮,的確很難爬。
正式攀爬了。一開始,道路雖然崎嶇不平,卻并不危險。懷著對未知美景的期待和興奮,我們個個豪情萬丈,誓要征服這個傳說中艱險難爬的北扒絕梯。
南太行有幾道高數百米綿延幾十公里的絕壁,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地貌特征,當地方言稱之為“絕”,爬上這些絕壁的道路叫做“扒絕梯”,必須手腳并用的扒。
南太行有南、北扒絕梯,從前是山上山下人家的交通要道。天梯位于懸崖峭壁之上,曲折上行,險峻艱難。
我們這次走的就是北扒絕梯,據說難度險度遠高于南梯,號稱南太行最長最險的天梯,有只能上不能下之說,整條線路基本都是在懸崖上艱難行走,下面是懸崖峭壁、萬丈深淵,時刻需要小心警惕,步步驚心,因為極其驚險刺激,被驢友稱為南太行頂級線路之一。
道路越來越陡峭了。一側就是萬丈深淵,攀爬過程中不敢往下看,有的地方甚至兩側都是萬丈深淵,恐高者更是想都不要想來了。
這條天梯修建于大清同治四年,其間因為兇險險峻,本來已年久失修少有人走,卻因為近年來戶外驢友的不斷到來,走的人又多了起來。
絕梯名副其實。上北扒梯需要的不僅是勇氣和毅力,還有體力。
繼續拔高中,終于爬到了一個平臺上,休息一下。極目遠望,風景越來越開闊大氣。抬頭,巍峨屹立的山峰近在眼前,觸手可及;低頭,一條干涸的河流穿過谷底,在蒼翠的群山中蜿蜒穿行。
想來雨季應該很美。
氣喘吁吁中堅持前行,用盡洪荒之力,終于把我這一百多斤,拔高到了850米后,北扒絕梯被我們踏在了腳下。
緊接著來到了一處嵌在半山腰上緊貼絕壁的羊腸小路上,緊貼著崖壁,小心翼翼的前行。
放眼望去,馬圪當大峽谷風光盡收眼底。
一側是直插云霄的絕壁,一側是萬丈深淵的懸崖。峰頂與溝底的直線落差已經達到近千米。
兩側的山壁或筆直如削、壁立千仞,或嶙峋嵯峨、犬牙交錯,或奇峰突起、鶴立雞群,隨著道路的曲折前行,步移景異,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馬圪當大峽谷,也叫陵川大峽谷,是太行山最深的一條峽谷,也是山西最雄偉最美麗的峽谷之一,走過的每一步都會讓你對大自然產生震撼、敬畏與膜拜。
在太行山眾多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壯美風景中,馬圪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富吸引力但又完全處于原始自然狀態的一條線路。
暮色蒼茫看勁松,無限風光在險峰。當著這雄壯絕美的風景出現眼前,頓時覺得一切勞累都值得了。
此時此刻,有如置身于懸崖峭壁的十面埋伏之中。強烈的視覺沖擊,不斷地地震撼著我的心靈。
這是一種“天人合一”的體驗。此時此刻,什么名利爭斗、喧囂煩擾都不愿去想。靈魂得以凈化,塵世雜念頓消。
在大自然面前,人有時渺小的只能用“滄海一黍”來形容。
只有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因驚險,刺激,才會回味無窮。
這里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幾億年的地殼運動,將這里變成了綿延八百里的巍巍太行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把一座雄偉壯麗、大氣磅礴的大山硬生生的切割成幾十道縱橫交錯的大峽谷,在崇山峻嶺間隱藏著無數神秘奇麗的地下奇觀。
極目遠舒,到處都是幾十米或幾百米高的刀劈斧削般的懸崖峭壁,以及幽深的峽谷和千曲百撓的曲流。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大自然在這里造就了一個層戀疊嶂、山嶺連綿,群峰爭奇、懸崖絕壁,花草芬芳,林木濃翠,云海飄渺、山高水長的人間仙境。
在艱難的攀爬中,終于到了山頂。山頂地勢平坦開闊,天高云淡,有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山上有一處村民廢棄的石頭房子,古樸拙雅,院子里種了很多梨樹和杏樹。我們在這里稍作休息,恢復一下體力。
在這個清靜高遠之地,我們想象著那曾經在這里生活的村民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
中午我們到達了一處專為驢友提供吃住休息的驛站,手搟臊子面管夠,驢友們跋涉了一上午,體力透支,早就餓壞了,好一頓猛吃。
記得去年到八泉峽吃的刀削面,10人一桌,吃了4大盆刀削面還沒吃飽,店家都驚呆了,見識了山東人的飯量確實大,通常一桌3盆就夠了。
不知道這次老板有沒有震驚?
吃完后到樓上小憩了一會,待體力恢復,然后繼續前行。
前面就是“七星潭”峽谷了,起名源于峽谷中有七個水潭。現在還沒進入雨季,峽谷里水很少,現在只有細細的水流。
向里走,峽谷收縮變窄,地勢越走越險峻陡峭,斷層越來越多,可以想見雨季飛瀑的奇景。
從七星潭出來后,來到了一處大峽谷中,長長的懸空扶梯讓我覺得似曾相識。
這不是紅豆杉大峽谷嗎?我去年已經來過了。
紅豆峽全長32公里,深幽奇險兩側絕壁如削,谷內暖溫濕潤。
20公里的谷段內拐了25道彎,兩側生長著數萬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樹,
紅豆杉是一種珍惜藥材,可以治療癌癥。紅豆峽也成為北方唯一的紅豆杉生長地。
我們這次走的只是其中的一段谷底。旱季雨水少,谷底干涸,怪石嶙峋,很是難走。我們在石頭上跳躍前行。
谷底幽深清涼,神秘安靜。置身谷底,抬頭仰望一線藍天和氣勢逼人的山峰,巨大的落差造成強烈的視覺沖擊。
拖著沉重的雙腿,穿過了紅豆峽崎嶇的谷底,又蹣跚走了2個小時后,終于到了今晚的住宿地——抱犢村。(下回講)
今天在崎嶇難行的山路上拔高850米,下潛600多米,徒步30多里,對平時運動量不多的我來說,已經破記錄了。
雖然很累,但真的是收獲很多。
跟 旅游 相比,戶外徒步的樂趣就在于,你可以跟山水親密接觸,看到大多數人看不到的風景,體驗大多數人未曾體會的酸甜苦辣。
深入那充滿挑戰性的未知戶外,還會使你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甚至是突破自己。
走進自然,傾聽內心。感悟自然之美,盡情釋放自我。
四時如花,自然在心。花開有時,自在無歇。
生命美麗而精彩!一些美好,需懷著一顆安靜恬淡之心方可體會。
讓我們相互溫暖,珍惜聚散分離的人生旅途,穿越多姿的生命軌跡,跨越不同的心路歷程。
人生乃一場修心之旅程,去繁化簡才能返璞歸真。非人生如此,天下物皆然。
入世亦或是出世皆是一種境界,其中滋味需要獨自體會。
竹林七賢的隱居地——徒步穿越女兒縫,紫霞關
風景秀麗的南太行,不但有許多著名游覽景區,而且有許多條經典驢線,這里是登山愛好者的驛站,是徒步 旅游 背包客的天堂。徒步穿越上午峪,女兒縫,對頭寺,黃龍瀑布,紫霞關。這一景色優美未被開發成景區的免費驢線,位于河南輝縣,沿線山勢險峻,層巒疊嶂,直插云天。古道逶迤,攀壁而上。潭瀑溪流,相映成趣,步行于此,會使您心曠神怡,留戀忘返。
從新鄉輝縣上百里鄉鴨口村上行其自然村上午峪,村子不大,依山而建,石板壘砌房室,古村古色,質樸而靜美,宛如世外桃源。縱深而行,逐見山谷與溪流,山谷之中,峰高谷深,山石嶙峋,溪水清澈見底,曲折蜿蜒,潭瀑相串,濺玉散珠,嘆為仙境。其中黃龍瀑,似練如綢,鑲嵌于翠崖之上,為上午峪峽谷最美的景觀。
登女兒梯,賞南太行絕壁風光。女兒梯是開鑿于峽谷石縫中的梯級,此石縫有三處聳立的石峰,石級穿插而過,狀如斧劈刀削,相傳為仙女用金簪所劃,故曰女兒縫和女兒梯。行走于石梯上,宛若懸在九霄,驚在夢中。攀到山頂就是對頭寺村。
紫霞關,古為晉豫交通要塞,稱為“孟門”,當地人叫它“沒牙豁”,。因為古關赭紅色崖壁,層積疊加,在陽光的照射下,紫氣蒸騰,宛若云霞,故日紫霞關,古關兩山聳峙,寬僅2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總結】徒步南太行?南太行徒步線路?的旅游問題有了答案,更多關于“南太行徒步線路”的攻略關注我們:https://cdbbt.com/
標簽: 徒步南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