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四川道縣旅游?道縣一日游?有沒有人知道,網友解答“四川道縣旅游”的簡介如下:

添加微信:四川跟團/定制/租車
復制微信號
全文目錄一覽:
- 1、清明之旅,道縣
- 2、道縣有什么旅游景點?
- 3、道縣陳樹湘紀念館要門票嗎
- 4、湖南道縣有好的景區嗎?
- 5、道縣有什么好地方可以旅游嗎?
清明之旅,道縣
? ? ?道縣又名道州,被譽為天下谷源,理學圣地,神州陶本,和人類始祖,這些也只是在度娘那知道的,其實我對它并不了解。做了十幾年的道縣媳婦,還是第一次在清明時節回來。
? ? ?掃墓在這里叫“掛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外出的游子會不畏路途遙遠,大多數會回來祭掃。這時縣城的酒店基本一床難求。我們住在表哥家。縣城的建筑也是蠻有特色的,一般是兩三個門面上去的幾層都是一戶人家所有,所以你很少能看見公共樓梯,站在外面也能猜到戶與戶的間隔,窗戶與外墻會有所不同,估計這里很早以前就可以有民眾買賣土地了,至少說明在政府規劃之前就有。
? ? 第二日一大早,天還沒有大亮的時候,LG接到小姑打來的電話,說是要一起去掛掃,讓他去接一下。習慣了早起的我,早就在床上睡不著,也一起去了,正好可以感受一下鄉間的清晨。郊區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平地,只是零星的種著些東西,看不出是什么,太陽才剛起床,顯得幾分慵懶,倒是空氣清晰讓人很是舒心。
? ?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小姑,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老多了,她站在路邊,背已經很駝了,但穿著還算精神,皮膚基本已成棕黑色,兩個眼睛很大,從她眼珠的神采上可以看出,她依然能干而靈活。上車后,他們便聊起了家常,她說她兩個兒子現在還不錯,開了養豬廠,賺了錢,在什么地方買了兩個門面的地。老人是開心的,她為她的孩子們感到驕傲。
? ? ?吃過早飯后,我們便去掃墓了,老家離縣城不算太遠,半個小時的車程,祖父母的墓地在大山腳下往上兩百米左右的地方,很顯然是一塊公共墓地,周圍大大小小很多墓,每個墓用紅磚水泥圍成一個圓,只在上方留一小口,有的在圓墓頂上種一撮竹子,有的在石碑兩邊種兩棵松樹,祖父母的墳墓,父親前不久剛到修理過,我們只需要祭奠,不必太多打掃工作,這里掃墓除了,紙錢、香燭、彩花、水果、鞭炮外,還要帶一只雄雞和一只大鵝,祭拜完后,把雞和鵝的血灑在墓碑上,以求保佑平安。(聽說當地的鵝很好賣,兩年以上的老鵝要賣三四百元一只,家家戶戶都喜歡吃鵝,鵝是招待貴賓的必備菜肴)孩子們還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很好奇也很樂于參與,搞得滿頭是汗,香燭熏到眼睛也沒關系,鞭炮灰濺到身上也不覺得害怕,捂著耳朵看得入神。
? ? 回來的路邊有很多竹筍,香椿和山茶片,由于沒有帶工具,我們只是采了一些能摘到的,放在手里玩弄,女兒對香椿很感興趣,放在手里聞了又聞。
? ? ?吃過午飯后,一大家子人,十幾個,一起來到了樂海水庫,一路上我還在想,能夠稱得上”海”的水庫是什么樣子的呢,這是一個小型水庫,不是什么開放的旅游景區,而是一個飲用源水保護區。快接近它時,天空變得更藍了,山也變得更秀麗了,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遠處的山是什么顏色的,(道縣的地型有點像盆地,中間小平原,邊緣是高山),兒子不假思索地說,綠色,女兒則說是墨綠,又像青色又像黑色,到底用什么來形容呢,我說這也許就是黛青吧,“從嶺而上,氣盡金光,半山以下,純為黛色。”
? ? 到達以后讓我們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孩子們更是以奔跑地姿勢去擁抱它,正午的艷陽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加上如平地拔起而又綠得如此惹人喜愛的山,它的形態與氣場把我們折服了,我也隨著孩子們來到水邊,水,清澈見底,沒有一絲雜質與水藻。很久沒有喝過生水的我們,毫不顧忌地把它捧在手心里,灑在臉頰上,然后大口大口地喝了個痛快。坐在大壩的石頭上,看著孩子們歡樂地大喊大叫,看著微風中粼粼波光,周圍沒有人煙沒有果木,連小船也沒有,一切靜得極好,仿佛又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切的一切都如此渺小,只愿自己是那一汪水,可以永遠沐浴這甜蜜的陽光。
? ? ?之后,我們繞到山的另一面,來到了月巖,路上大片大片的桃林,梨林,開得正艷,受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影響,我們停下來與桃花留影,一樹桃花與千樹萬樹桃花開,的場景還真不一樣,如果說,一樹桃花是點綴是添香,那千樹萬樹挑花就是震撼的。
? ? ?月巖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曾有很多古人在這里留言刻字,月巖的名字可能和洞頂的形狀有關,從大大的“城門”進入后,抬頭望洞頂,是一彎月,越往里走,隨著山體的斜度,“月亮”就越來越圓了。山體像一個被揭了底倒扣著的大鍋,裸露的石頭就在自己的頭頂上,偶爾隨風飄來幾滴泉水打在臉上,清涼清涼的。穿過山洞到另一個出口,感覺像站在世外桃源的入口,大片的農田,方方正正地排列著,稀疏的房屋顯悠然自得,映襯著廣西特有的“飛來山”,在傍晚太陽的照射下,格外迷人。
? ? ?溶洞半山上還有一個小洞,洞口拐了個90度的彎,洞內伸手不見五指,據說這里是當年周敦頤的臥室,倒還真是冬暖夏涼,幽靜安全,還能居高臨下,是個悟道的到好地方。爬上山頂,站在“月亮”之上,卻不覺得是月亮了,洞頂并不那么圓,而是長長的,之所以看著像月亮,完全是因為視覺與山體的斜度而形成。站在山頂環顧四周,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很多東西都不能解釋,就像我們腳下這許許多多高低不平的小洞,又是怎樣形成的,真的是數萬年前水流或是冰川的結果嗎?
? ? ? 第二日,我們來到鬼崽嶺,途中經過兩河口,那里沿河千畝油菜花,我們去時花以化子,雖然不如花美,但依然氣勢磅礴。由于風浪太大,我們沒有租小船沿州游玩,只是坐渡船到河對岸走了走,吃了個冰激凌就去鬼崽嶺了。
? ? ? 路上看見了一個老奶奶,是我目前看到的,背駝的最厲害的了,從后面,完全看不到頭,她兩只手各拿一只籮筐,放在兩邊地上,一撐一撐地往前走,那樣子活像一只巨大的螃蟹,唉,倒是一個很好的反面教例,她也不是一天就成這樣的,建議中老年朋友,還是別睡高枕頭好,日子長了,誰都不希望她成為自己的影子,好的習慣對人的影響,就像“春起之苗,不見其贈,卻日有所長”,那壞的習慣對人的影響就有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卻日有所虧”。
鬼崽嶺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在這里,我基本沒有拍照,密密麻麻的石頭鬼崽崽被圍在鐵絲網里,只能在外面觀看與祭拜,他們雕塑粗獷,很多都已經被歲月沖刷得沒了痕跡,從石頭材質上看,一點也不像當地的石頭,他們更白,從遠處看,更有點像水泥塊。沿著鐵絲網,繞著山嶺往上走,在一處鐵絲網的外面發現了一塊,不到二十公分的白石頭,雖然它已經沒了刻痕,但我很肯定這就是一塊鬼崽崽,我本能地拿起來,放在手里摸了摸,又放到地上立好了,也許這山上到處都是,也是這是緣分,我更相信后者,我默默地祈求它保佑我們永遠平安健康。
? ? ?嶺前是幾處喊泉,喊的聲音越大,從水底冒的泡泡就越大,大的泡泡有碗口那么大,一個接一個,那姿勢很容易讓人看入神,誰知道這地地下是什么呢,也許是一個巨大的宮殿,也許是巨大的沼氣池,也許,,,誰也不知道是什么,,,,這一帶的山都巖石山,山上很難看到高一點的樹,可這里卻像原始叢林,松樹又高又大,不知道是經過多少年才長成這樣的,這里的神秘之迷也不知道要再過多少年才能被人們知道。
? ? ?第三日,上午,我們在家里和大家聊聊家常,準備吃過午飯就出發回長沙,這兩日每餐都是滿桌子的美食,還給我們帶了很多家鄉特產真的很感謝大家。道縣人除了喜歡吃鵝以外,還喜歡吃狗肉,這次吃到了目前我吃到過的最好吃的狗肉,大廚就是不一樣,高手在民間,呵呵。
? ? ?三天的旅行結束,午飯后我們如預期的出發了,在城里轉了一圈后便上了高速,一路上還算順利,過了第一個服務站我們沒休息,行車沒多久,左側車門上傳來如沙石擊打的聲音,看看車外并沒有什么異常,繼續往前走沒多久,又傳來那個聲音,還是沒理會,第三次再出現的時候,決定下車去看看,正好有個應急港灣,不看不知道,看了真的腿都軟了,左側后輪側面靠里面的位置居然有一只鐵釘,聲音不是釘發出來的,是車底靠門的位置粘了個朔料片發出來的,真的不這道這釘子是怎么上去的,又是什么時候上去的,好在輪子漏氣的速度不快,決定到服務站去補胎,以八十碼的數度行在路上都很是擔心,幾分鐘后就出現了一個出口,我們便下了高速,找到了補胎的地方,有驚無險我們順利的到家了,感謝一路護佑我們的神靈,如果不是那聲音,我們不會下車看,如果不看可能很難發現漏氣,高速公路上車輪沒氣是有多危險,我相信那聲音就是神靈的提醒。感謝。把感激藏在心里,讓幸福永相隨......
道縣有什么旅游景點?
道縣有千家洞、鬼崽井祭祀遺址、濂溪故里和紅軍墻等旅游景點。
千家洞:名曰千家洞,實為都龐嶺上的一個巨大長方形綠盆。南北長300多米,東西寬1300多米,面積約為800余畝。四面高山聳峙,最高峰韭菜嶺海拔2009.3米,其余山峰均在海拔1900米以上。
鬼崽井祭祀遺址:鬼崽井祭祀遺址,位于道縣城西南30公里的祥霖鋪鎮田廣洞村,面積約100平方米。鬼崽井祭祀遺址,如今廟已不存,尚存石柱、殘墻基。地面上有數百個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石雕人像(相傳為“陰兵”)。大者高約1米,小者高約4—9厘米,有的暴落在地面,有的埋在土里。有關專家考察后稱:“鬼崽井祭祀遺址石人像,大部分屬戰國扁平人像,可能是戰國時期留下來的祭祀遺址。”是研究中國古代南方的社會、政治、文化變遷的珍貴資料。
濂溪故里:在距縣城西北6公里清塘鎮樓田村,為宋代理學鼻祖濂溪先生周敦頤出生之地,故名。濂溪故里后山樹木蔥郁,巨石聳立,刻“道山”二字。山腳有泉水從石竇中涌出,為濂溪河源頭之一,名曰“圣脈”。 近年來復修濯纓亭,又新建濂溪祠和樓田慘案展覽館,特別是新開辟的道巖有“海底龍宮”、“人間皇宮”、“天上仙宮”三層,配有電燈照明,美景如畫。又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融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的山岳型風景區。
紅軍墻:紅軍墻在道縣縣城西州公園內,原在縣委招待所前,近臨濂溪河,舊制為文廟照墻,墻高10米,面闊45米,氣勢雄偉,蔚為壯觀。解放后,列為縣革命文物加以保護,用來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紅軍墻含有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雙重價值,在各級文物保護單位中不可多見。1979年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縣陳樹湘紀念館要門票嗎
要。陳樹湘烈士紀念園位于道縣梅花鎮貴頭村,將于2020年3月31日逐步恢復對外開放,是要門票的,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道縣專門為紀念原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烈士而修建的。
湖南道縣有好的景區嗎?
月巖Yuè Liàng Yán 月巖在道縣城西20公里處。巖有東西兩洞門,東洞門長65米,寬40米;西洞門長105米,寬60米,宛如城闕,狀極雄偉森嚴。入洞數十步,敞若廣庭,洞頂空能見天,日光直照洞內。月巖酷似月亮,自樂邊看象上弦月,自西邊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空頂之空圈宛如明月懸空。“月巖”由此得名。因東西兩門貫通,又稱“穿巖”。是為道州八景之一。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此洞,并住宿洞內。他在《楚游日記》中把道州月巖列為“永南洞目”第一。 月巖內壁那厚厚的石灰巖層上,尚存宋代以來各種碑刻40余方,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道縣境內河流屬湘江水系。全縣共有長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63條,總長1019公里。其中主要河流6條,即:瀟水、永明河、濂溪河、洑水、寧遠河、泡水。發源于道縣境之內的3條,境內流長161公里;均聚于瀟水,地下水也很豐富,全縣地下水總排泄量為5億立方米,有地下河18條,較大的泉眼340個,有開采價值。 瀟水古稱深水、營水、系湘江一級支流,道縣縣境水系干流。發源于藍山縣野狗山南端。經江華水口、沱江鎮,過界牌流入道縣境內,至井塘沙子河納泡水,北流19公里至岑江渡兩河口與淹水匯合(道縣俗稱兩河口以上河段為沱江)。又北流17公里經道縣城西門口(雙牌水庫入庫站)納濂溪河;再向東北流14公里至宜江口,匯合宜水;繼續北流3.5公里至青口,匯集東來的泠水,北流而下113公里,經雙牌至零陵區蘋島入湘江。瀟水全長354公里,流域面積12099.09平方公里,河流坡降0.76‰。道縣境內流長64.7公里,流域面積2441.75平方公里,河流坡降0.48‰。流域平均寬度56米,最大寬98米。形狀系數0.26,不對稱系數0.25。水量50.51億立方米。瀟水道縣站出口斷面多年流量每秒112立方米,屬長年河。境內流經審章塘、蚣壩、祥霖鋪、上關、萬家莊、道江鎮、東門、白馬渡5鄉4鎮,由南到北貫穿全縣。道縣縣城以下河段,四季可通航。以水清深得名。 濂溪河古稱營水,系瀟水一級支流。發源于都龐嶺東側縣月巖林場天嶺沖東北。流經清塘鎮、營江鄉,至道縣縣城西關橋匯入瀟水。河流長41公里,流域面積200.84平方公里,坡降9.38‰。水量1.80億立方米。屬長年河,水量小、河道淺,不能通航。以發源于營山得名。 洑水又名宜水,系湘江二級支流。發源于橋頭林場上崩塘。上游河道曲折,水流湍急。由北向南流經橋頭、仙子腳,再向東流經壽雁(下龍洞以下又名宜水)、富塘、梅花、東門等鄉,流于白馬渡鎮宜江口注入瀟水。道縣72公里,是縣境內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935.02平方公里。屬長年河,上游不通航;下游從壽雁鎮下龍洞起至宜江口(約27公里)流勢較平,水量較足,四季通航。以發源于上洑山得名。 泡水又稱蚣壩河。系湘江二級支流。發源于湘源錫礦向家坪(另一條水系源于洪塘營瑤族鄉黃皮沖),自南向北流經洪塘營瑤族鄉、四馬橋鎮、蚣壩鎮,于蚣壩鎮金雞洞上游納橫嶺瑤族鄉大河(黃皮沖水系),至沙子河注入瀟水。全長50公里(大河長60公里),流域面積509.18平方公里。屬長年河,上游不通航;四馬橋至蚣壩,春夏雨季通小木排;蚣壩至瀟水9.5公里河段,通木船及中型排筏。 淹水又名永明河。系湘江二級支流。發源于江永縣涼傘界,從江永上江圩至道縣桐溪尾入境,經新車、清塘,于祥霖鋪鎮兩河口(又名分江頭)注入瀟水。道縣境內長16公里,坡降2.67‰,流域平均寬度19.6米,最大寬44米,流域面積472.50平方公里。屬長年河,春夏水滿可行小船。因河流經古永明縣境而得名。 九嶷河 道縣又名寧遠河。系湘江二級支流。主流發源于寧遠九嶷山。經水市、大陽洞至道縣柑子園入境,經油湘(納兩條從寧遠發源的小河),白馬渡鎮武家灘注入瀟水。道縣縣內長20.2公里,流域面積62.16平方公里。系長年河,從螺螄灘到白馬渡鎮青口10公里通機帆船。 上壩水庫上壩水庫位于道縣洑水上游。在橋頭鄉上壩村,距縣城51公里,控制集雨面積85平方公里。大壩為圬工重力壩,壩高57米。正常水位401.5米,正常庫容1517萬立方米,灌溉面積為3.7千公頃。壩后電站裝機3臺共750千瓦。工程于1971年12月動工興建,1980年樞紐工程完工。有兩條總干渠及干渠、支渠。兼有灌溉、發電、養殖等功能。因庫址在上壩村,故名。 樂海水庫樂海水庫位于道縣壽雁鎮芽洞村與下樂海村交界地帶陰河出口處。距縣城20公里,距壽雁鎮4公里。該工程屬地下河—隆河水系,集雨面積2.4平方公里,引外集雨面積15平方公里。1971年動工興建,1973年始建成小型水庫。1974年10月動工擴建,1975年樞紐工程竣工,建成中型水庫。主壩高31米,系粘土斜墻堆石壩,副壩3座,總庫容1034萬立方米,正常庫容944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000公頃。兼有灌溉、發電、養殖等功能。水庫多屬石灰巖地質,但蓄水不漏,因地勢低洼,溶洞雖多,但都內傾,水不外漏。為此,1986年3月廣西大學潘教授等四名科技人員前來庫區實地考察研究,取材教學。庫名因地名命名。 廊洞水庫廊洞水庫位于宜陽河上游,庫址在梅花鎮廊洞村,境內離縣城20公里。水庫屬宜陽河水系,集雨面積36平方公里。壩高45.39米,壩型為粘土心墻堆石壩。總庫容為105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91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666公頃。壩后設電站1處,裝機2臺共320千瓦,渠道電站裝機1臺125千瓦。水庫1958年動工興建,1961年建成為小型水庫,1973年動工擴建,1977年建成。 道縣自然資源較豐富。現已探明的有色金屬有40多種,儲量為永州市之冠,被譽為“小有色金屬之鄉”。主要有錫、鎢、錳、銅、鉛、鐵、鋅、銻、銀、鉻、鋰、鉍、鈉、鉬、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高嶺土等。其中,錫、鎢、錳儲量為湖南省第二,稀有金屬鋰為省內獨有。蚣壩后江橋和祥霖鋪的大型多金屬礦床在全國榜上有名。據勘探,全縣錫、鎢礦的保有儲量達160萬噸、鉛鋅礦220萬噸、錳礦3400萬噸、鐵礦1500萬噸、鋰礦40萬噸、銣礦16萬噸、高嶺土1500萬噸。縣境內水系發達,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小水電開發潛力大,全縣電能蘊藏量達34.6萬千瓦。 道縣境內有高等植物186科612屬1265種以上,其中苔蘚植物有12科17屬19種以上,蕨類植物25科33屬47種以上,種子植物149科595屬1199種以上。杜英科杜英屬占全省杜英總數的50%。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植物有資源冷杉、伯樂樹、長柄雙花木、福建柏、白豆杉、秤錘樹、銀鐘樹、黃枝油杉、青檀、白辛樹、長苞鐵杉、南方鐵杉、任木、銀鵲樹、紫莖和紅豆樹16種,其中福建柏有純林約500畝,散生于常綠闊葉林間的有6000余畝,分布面積與純林面積均為國內之冠。 道縣境內已發現野生脊椎動物134種計22目54科。其中兩棲類2目6科19種,爬行類3目9科23種,鳥類9目23科63種,獸類8目16科29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蘇門羚、紅腹角稚兩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獼猴、短尾猴、穿山甲、水獺、大靈貓、小靈貓、水鹿、林麝、獐、鬣羚10種;屬省重點保護動物的有狐、貉(貍)、豹貓、鳶、松雀鷹、短耳饕等17種,占總數的13%。境內千家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是華南虎重要分布區之一,1979年曾捕獲一只。不過,近年國有道縣月巖林場護林員巡山時未發現老虎的蹤跡。
道縣有什么好地方可以旅游嗎?
地球上的月巖
月巖位于湖南道縣城西20公里處,是都龐嶺下的一個大型石灰巖溶洞。四周群峰疊翠,煙云裊裊,像一道道美麗的屏障拱衛著月巖。巖前濂溪流過,波光鱗鱗,流水悠悠,像一條飛舞的藍色綢帶,環繞著月巖。巖前是一大片水田,秋收季節,沉甸甸的稻穗金光閃耀,綠肥肥的瓜果掛滿枝頭,香飄萬里,豐收在望。
月巖造型奇特,風光秀美,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由衷地發出贊嘆:“永南諸巖誰最?道州月巖第一!”真是名不虛傳。
月巖,是開放性的巖。一般的巖都是封閉的,從洞口進入,里面陰暗幽明,或高大寬敞,或深不可測,封閉在石山里面。月巖則是開放的,它實際上是一座頂腹皆空的大石山,依據遺留下來的巖石結構和自然走勢,天造地化,鬼斧神工,自然地形成東、中、西三個巖洞。月巖洞門,高大巍峨,宛如城闕。巖口恰如月形,遠遠望去,陽光照射,宛如一輪明月懸掛在半山腰中。三個洞口,相互對峙,三點成一直線。因此,月巖又名“穿巖”,即一眼可以望穿也。宋代淳熙年間,趙在洞壁上刻下“穿巖”二字。東巖高40米,寬29米,長28米,有頂。中巖
高90米,寬72米,長85米,中洞頂虛,天光直射,滿眼耀明。西巖長180米,寬166米,有頂,洞中削壁萬仞,怪石林立,白石璀璨,是為主洞。月巖幾乎全然裸露在大自然之中,呈開放態勢。這種開放性的巖,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是少見的。
湖南的月巖
月巖為古道州八景之一。位于縣城西20公里,月巖是省級重點文保單位。相傳是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少年讀書悟道之地。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帶領十萬大軍路過月巖,并作了一首詩,“十萬雄兵過道州,征途得意月巖游,云橫石陣排車馬,氣壯山河貫斗牛。烽火連天燃落霞,日月縱暉照金瓦,天生好景觀不盡,余興他年再來游。明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游覽月巖后,在《楚游日記》中寫到:“永南諸巖殿景;“道州月巖第一”。月巖是都寵嶺山下的一個石灰巖溶洞,遠望好似城闕,有東西二洞門,當中頂虛,可見藍天麗日,從西洞門入,東望如見上弦月,中望如見圓月當空,至東洞門回首可望,宛如一彎下弦月。因此稱為“月巖”。 巖內削壁環立,白石璀瑩,高數十丈。石乳、石柱、石幔倒懸,頗似傳說中的“仙人腳”,“仙人帳”、“仙人床”。巖中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冬暖夏涼,四季宜人,與其他溶洞有著完全不同的情趣,洞外群峰矗立,如屏如載,景色如畫,蔚為壯觀。月巖石刻較多,洞內石壁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有54處。這些題刻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歷至近代,字體蒼勁、古雅。洞內石壁上新刻了周敦頤名著《愛蓮說》全文,現有公路直達月巖前。
. 月巖在湖南道縣城西20公里處。巖有東西兩洞門,東洞門長65米,寬40米;西洞門長105米,寬60米,宛如城闕,狀極雄偉森嚴。入洞數十步,敞若廣庭,洞頂空能見天,日光直照洞內。月巖酷似月亮,自樂邊看象上弦月,自西邊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空頂之空圈宛如明月懸空。“月巖”由此得名。因東西兩門貫通,又稱“穿巖”。是為道州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此洞,并住宿洞內。他在《楚游日記》中把道州月巖列為“永南洞目”第一。
. 月巖系都寵嶺山麓,周圍一帶屬喀斯特地形,群峰挺拔,青嶂翠岱,酷似桂林山光。月巖內寬敞明亮,冬暖夏涼。洞壁怪石林立,有的象貓相逐,有的如龍蜿蜒,有的似龜蹣跚,有的若鳳翱翔,景象十分迷人。滿壁上灌木倒懸,千姿百態,野草蕃盛,郁郁蔥蔥。洞內有鳥類、蝙蝠不時飛來轉去,鳴聲唧唧,討人喜愛。巖洞南壁有“仙人床”、石幔、“仙人靴”、“圣水”,北壁有“仙人田”、石筍等。
月巖距離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故鄉樓田村8華里。相傳月巖曾為周敦頤讀書、靜養、“悟道”之處。巖內至今尚存自宋代以來騷人墨客摩巖碑刻四十余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地方絕對是個地球上的月巖
月巖網:
月巖位于湖南道縣城西20公里處,是都龐嶺下的一個大型石灰巖溶洞。四周群峰疊翠,煙云裊裊,像一道道美麗的屏障拱衛著月巖。巖前濂溪流過,波光鱗鱗,流水悠悠,像一條飛舞的藍色綢帶,環繞著月巖。巖前是一大片水田,秋收季節,沉甸甸的稻穗金光閃耀,綠肥肥的瓜果掛滿枝頭,香飄萬里,豐收在望。
月巖造型奇特,風光秀美,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由衷地發出贊嘆:“永南諸巖誰最?道州月巖第一!”真是名不虛傳。
月巖,是開放性的巖。一般的巖都是封閉的,從洞口進入,里面陰暗幽明,或高大寬敞,或深不可測,封閉在石山里面。月巖則是開放的,它實際上是一座頂腹皆空的大石山,依據遺留下來的巖石結構和自然走勢,天造地化,鬼斧神工,自然地形成東、中、西三個巖洞。月巖洞門,高大巍峨,宛如城闕。巖口恰如月形,遠遠望去,陽光照射,宛如一輪明月懸掛在半山腰中。三個洞口,相互對峙,三點成一直線。因此,月巖又名“穿巖”,即一眼可以望穿也。宋代淳熙年間,趙在洞壁上刻下“穿巖”二字。東巖高40米,寬29米,長28米,有頂。中巖
高90米,寬72米,長85米,中洞頂虛,天光直射,滿眼耀明。西巖長180米,寬166米,有頂,洞中削壁萬仞,怪石林立,白石璀璨,是為主洞。月巖幾乎全然裸露在大自然之中,呈開放態勢。這種開放性的巖,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是少見的。
湖南的月巖
月巖為古道州八景之一。位于縣城西20公里,月巖是省級重點文保單位。相傳是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少年讀書悟道之地。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帶領十萬大軍路過月巖,并作了一首詩,“十萬雄兵過道州,征途得意月巖游,云橫石陣排車馬,氣壯山河貫斗牛。烽火連天燃落霞,日月縱暉照金瓦,天生好景觀不盡,余興他年再來游。明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游覽月巖后,在《楚游日記》中寫到:“永南諸巖殿景;“道州月巖第一”。月巖是都寵嶺山下的一個石灰巖溶洞,遠望好似城闕,有東西二洞門,當中頂虛,可見藍天麗日,從西洞門入,東望如見上弦月,中望如見圓月當空,至東洞門回首可望,宛如一彎下弦月。因此稱為“月巖”。 巖內削壁環立,白石璀瑩,高數十丈。石乳、石柱、石幔倒懸,頗似傳說中的“仙人腳”,“仙人帳”、“仙人床”。巖中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冬暖夏涼,四季宜人,與其他溶洞有著完全不同的情趣,洞外群峰矗立,如屏如載,景色如畫,蔚為壯觀。月巖石刻較多,洞內石壁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有54處。這些題刻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歷至近代,字體蒼勁、古雅。洞內石壁上新刻了周敦頤名著《愛蓮說》全文,現有公路直達月巖前。
. 月巖在湖南道縣城西20公里處。巖有東西兩洞門,東洞門長65米,寬40米;西洞門長105米,寬60米,宛如城闕,狀極雄偉森嚴。入洞數十步,敞若廣庭,洞頂空能見天,日光直照洞內。月巖酷似月亮,自樂邊看象上弦月,自西邊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空頂之空圈宛如明月懸空。“月巖”由此得名。因東西兩門貫通,又稱“穿巖”。是為道州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此洞,并住宿洞內。他在《楚游日記》中把道州月巖列為“永南洞目”第一。
. 月巖系都寵嶺山麓,周圍一帶屬喀斯特地形,群峰挺拔,青嶂翠岱,酷似桂林山光。月巖內寬敞明亮,冬暖夏涼。洞壁怪石林立,有的象貓相逐,有的如龍蜿蜒,有的似龜蹣跚,有的若鳳翱翔,景象十分迷人。滿壁上灌木倒懸,千姿百態,野草蕃盛,郁郁蔥蔥。洞內有鳥類、蝙蝠不時飛來轉去,鳴聲唧唧,討人喜愛。巖洞南壁有“仙人床”、石幔、“仙人靴”、“圣水”,北壁有“仙人田”、石筍等。
月巖距離北宋著名哲學家周敦頤故鄉樓田村8華里。相傳月巖曾為周敦頤讀書、靜養、“悟道”之處。巖內至今尚存自宋代以來騷人墨客摩巖碑刻四十余塊。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地方絕對是個旅游的好去,我就在月巖附近的。
【綜述】四川道縣旅游?道縣一日游?不懂就看,不知就學,更多關于“道縣一日游”的攻略關注我們:https://cdbbt.com/
標簽: 四川道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