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言】美式足球賽事?美式足球賽事名稱?老司機告訴你,攻略往下看“美式足球賽事”的內容如下:

添加微信:四川跟團/定制/租車
復制微信號
全文目錄一覽:
- 1、美式足球規則介紹
- 2、一美式足球比賽多長時間
- 3、美式足球有哪些比賽規則?
- 4、美式足球比賽規則是什么?
- 5、美式足球比賽規則是什么
美式足球規則介紹
美式橄欖球起源自英式橄欖球,傳入美國后規則改變,我們來看看美式足球的規則。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美式足球規則,希望對你有用!
美式足球規則:基本目標
美式橄欖球比賽在兩只最多53人(NFL規則)的隊伍間進行,雙方分別派出11名隊員上場比賽,并可以隨時更換場上部分或全部的球員。
拿到控球權的一方是進攻方,目標是盡可能將球向對方陣地推進,爭取越過得分線進入對方端區得分。進攻的方法有兩種,球員帶球向前跑陣(沖球,Rushing)或將球向前拋傳(傳球,Passing)。防守方的目的則是盡可能阻止對方進攻得分,并迫使其喪失控球權。如果進攻一方得分成功或喪失控球權,雙方隊伍互換攻防,比賽就這樣輪流攻防的進行下去,直到四節比賽時間結束。
美式足球規則:比賽用球
早期的美式橄欖球基本上就是使用英式橄欖球的用球,在19世紀末期改革后縮小了尺寸并改變了形狀。現今使用的美式橄欖球是一個長約11~11.25英寸(27.94~28.58厘米),球體中央位置周長約21~21.25英寸(53.34~53.98厘米),重量約14~15盎司(396.89~425.24克)的長橢球體(prolate spheroid)。雖然其球體是橄欖狀,但不像英式橄欖球那樣更接近標準的橢圓形,而是兩端微尖呈“魚鰾體”(vesica piscis,意思是兩端尖突的橢圓形),此外形是用單手做前拋長傳時最具效率的形狀。與其相近的加拿大式橄欖球(又稱加拿大式足球)外表看起來更接近英式橄欖球,尺寸也較美式橄欖球稍有不同,但是兩種運動的用球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通用。
每個橄欖球由四塊皮革(或塑料)組成,每塊皮革經過連串量重及裂紋的質檢后,工人才正式開始生產工序。其中兩塊在連接邊穿孔,并穿繩緊縛在一起。其中一件已縛起的皮塊再穿兩排孔及加固中央,用以固定充氣活塞。球體部分或全部結構皮革塊會壓上制造商的品牌、比賽或聯盟名稱、簽名或其他印記。每件皮塊加上襯里,四塊皮革以反轉形式縫合,而有縛繩孔的位置不用縫合,利用這裂口將皮殼自內向外翻轉,最后將一個聚氨酯或橡膠制造、重約12.5~13.5盎司(354.37~382.72克)的球膽從裂口塞入,再沿穿孔縛上聚氯乙烯或皮條所制的粗繩將裂口收緊。在使用前,皮球需要充氣到12.5~13.5psi(86.2~93.1千帕)的氣壓。
NFL職業賽或NCAA大學比賽所用的球外殼必須采用真皮制造,同時染成天然真皮的咖啡色,業余娛樂玩耍用球則有時會用橡膠或塑料制造。現代制革工藝可以在皮革表面壓上卵石花紋增加摩擦力,使到皮球無論干爽或濕滑的環境下都不會打滑脫手。美式橄欖球的通常會在球體兩端涂有白色的半圓周(縫線兩側的兩塊皮革)粗條,用來增加低光情況下的醒目度,但是NFL用球則沒有白色條紋。由于早期的美式橄欖球采用充氣的豬膀胱制作,所以也被俗稱為“豬皮”(pigskin)。
根據NFL官方規定,主場球隊需于開賽前兩小時預備36個皮球供戶外比賽及24個皮球供室內比賽讓球證用氣壓計量度以符合聯盟規定。十二全新足球,密封于特制的盒子由制造商付運,于開賽前兩小時由球證在更衣室啟封。這些足球需特別加上英文字母“k”的印記及專用于踢球比賽。
美式足球規則:場地
美式橄欖球的球場常被昵稱為“烤盤”(Gridiron),因為球場上標示線縱橫的樣式讓球場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可以幫助食物放在火爐上燒烤的鐵絲架子。也因為這個原因,美式橄欖球和與其相似的加拿大式橄欖球被統稱為“烤盤足球”(gridiron football)。因為兩者間美式橄欖球更具有代表性,其他英語國家甚至干脆將其簡稱為“烤盤球”(gridiron)來專指美式橄欖球。
NFL和NCAA使用的標準球場是一個長360英尺(120碼或109.7米)、寬160英尺(53.33碼或48.8米)的長方形草坪(有些室內賽會使用仿草地毯),較長的邊界稱為邊線(sideline),較短的邊界稱為端線(end line)。端線前的標示線稱為得分線(goal line),球場每側端線與得分線之間有一個縱深10碼(9.1米)的得分區叫做端區(end zone,也稱達陣區),端區的四角各有一個約有1英尺長的橙色長方體標柱(pylon)。兩側得分線相距100碼(91.44米),之間的區域也就是比賽區(playing field)。比賽區上距離得分線每5碼(4.6米)距離標劃一條碼線(yard line,或稱5碼線),每10碼標示數字,直到50碼線到達中場(midfield)。在球場中間和兩側與邊線平行排列劃有橫向的短標示線,稱為碼標(hash marks,或稱整碼線),其中接近邊線的碼標線稱為界內線(inbounds line)。任何球員都必須在碼標線上或之間進行發球。
根據NFL的規則,球場界內的范圍在不包括邊線和端線本身,如果球處在邊線或端線之上會被判出界(out of bounds)。得分線算作是端區的一部分,如果球處于得分線上方時進攻方持球就算成功達陣得分。
端區末端中央部位架設兩根彼此間隔18.5英尺(5.64米)的球門柱(goalposts,又稱uprights),中間由一根距離地面10英尺(3.048米)的橫桿連結在一起。球必須穿越兩根球門柱之間、橫桿之上才算是成功的射門。在一些低水平比賽中,球門柱有時會被加寬至23.33英尺(7.11米)以增加射門成功率。
美式足球規則:護身器具
美式橄欖球是一項激烈對抗的接觸性體育運動。由于比賽中常見的暴力沖撞,球員必須要穿戴盔甲一般的護具。這些護具主要包括帶有籠式面罩的頭盔和護肩、護胸連為一體的上身護甲,此外根據聯賽等級還會包括護齒、手套以及遮蓋肘部、腰部、臀胯部、襠部、大腿、膝部的護墊等等。
根據統計,護具的使用可以將各種重傷的概率減少一半以上。盡管如此,美式橄欖球的激烈本質仍然使得受傷難以避免。其中因為肢體撞擊的鈍力引起的腦震蕩尤為普遍,每年都會有數萬名球員因此受傷。
美式足球規則:比賽時間
標準的美式橄欖球比賽分為四節,每節15分鐘,第一、二節稱為上半場,第三、四節稱為下半場,上下半場之間有12分鐘(大學賽20分鐘)的中場休息。下半場開始時,將和比賽開始時一樣重新開球。上半場的第一節結束時和下半場的第三節結束時各有兩分鐘休息時間,雙方隊員交換場地,原來擁有球權的一方將在交換場地后繼續進攻。
進攻方在每次進攻結束后,必須在40秒時間內重新開始下次進攻,否則將受罰。除了交換控球權,比賽時鐘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暫停:傳球失敗、球員持球出界、裁判吹哨處罰犯規、教練要求暫停(只有三次)。當裁判重新將球放到啟球處讓雙方開始進攻時,比賽時鐘開始繼續記時。
加時賽
如果雙方在四節的正常比賽結束時打平,則將在3分鐘間息后進行15分鐘的加時賽(overtime),每方被允許有一次控球機會和兩次暫停。加時賽開始時,雙方擲硬幣猜先,猜對一方可以選擇是先進攻還是先防守。通常在NFL常規賽如果在第一節加時賽后雙方比分仍然持平,則正常比賽以平局告終。而季后賽因為是淘汰賽必須要有勝者,所以會按照突然死亡法決定勝負,先得分的那支隊伍贏得比賽。這個規則有個缺點,那就是贏得猜幣的隊伍經常會選擇得到控球權進攻,然后將陣線推進到更近的距離后靠射門得分拿下加時賽,另一只球隊則幾乎完全沒有機會拿到控球權追回比分。在2010年賽季NFL對規則做出了修改,規定無論哪方都必須達陣得分才會造成突然死亡,如果靠射門得分的話則對方仍然可輪得控球權有機會反超。
大學和高中的比賽則采用堪薩斯規則(Kansas playoff),也就是先進攻的一方無論用什么方式得分,對方之后仍然會輪換得到控球權有機會將比分追回。如果第一節加時賽后仍然打平則追加第二節,第二節后仍平手就追加第三節……直到比賽產生勝者為止。而如果打到第三節以后,達陣得分的隊伍則需要進行2分轉換才可以獲得加分(見下方“得分方式”中解釋)。
美式足球規則:比賽開球
比賽以開球(kickoff)開始。防守方的開球手將球放在本方30碼線的球座上,然后將球踢向進攻方。進攻方的回攻手接住球后將盡量向前推進,直到被防守方阻截。進攻方然后從球被阻截處開始一輪進攻。如果回攻手在本方端區內接住對方的開球,他有兩個選擇:要么持球沖出端區,向對方場地跑陣,直到被攔截為止;要么持球后以膝蓋觸地表示觸回(touchback),也就是停球信號,那么球將放在進攻方的20碼線處由攻方開始第一輪進攻。
美式足球規則:得分方式
攻守雙方以以下方法得分:
1、達陣(touchdown,簡寫TD),得6分。當球員持球跑進對方端區,或在對方端區內接到傳球(前提是接球時腳必須有接觸地面的過程,并且落地之前沒有掉球或被擒抱推出端區),便是達陣。英文“touchdown”的本意是“觸地”,源于英式橄欖球(必須在得分區內持球時球體觸地才算得分有效),但是美式橄欖球并沒有“必須要觸地”的規則,只要持球時球體穿過端區上方就可以了。而NFL規則中,只要球體的任何一部分,無論多少,進入了端區內就可以形成達陣。此外,球體接觸端區四角的任何一個標柱也算是達陣,前提是接觸前持球者沒有被擒抱倒地。
達陣之后,得分一隊獲一次嘗試附加分(extra point,或稱轉換分conversion)的機會。球會放在對方的3碼線(NFL是2碼線)上。得分隊可選擇把球踢進球門內,加1分,稱為達陣后加分(point after touchdown,簡稱PAT);或以跑、傳等方法再達陣一次,得2分轉換(2-point conversion)。在大學賽及職業賽中,多數都是以射門加1分。職業賽射入加1分的成功率為94%,大學聯賽亦有93.8%,而加2分的成功率只有43%左右。如果防守方成功阻止加2分,并且把球搶到手并且成功反攻達陣,可得2分(不適用于NFL)。
2、射門(field goal, 簡寫FG),得3分。方法是把球踢過球門橫桿之上及兩條門柱之間,如果球擊中了門柱彈回則會被判射門失敗。射門時球必須先著地,通常是由置球手(Holder)負責把球直立著按在地上,然后由踢球手(Placekicker)起腳將球射出,稱為定位球(placed kick)。另一種很不常見的方法是由踢球手用正常直踢的手法將球扔下,但是出腳稍微延遲,在球剛剛觸地彈起的一霎那間將球踢出,稱為落地球(drop kick)。通常當進攻方比較接近得分線但又難以在第四攻結束前推進足夠的碼數,或者時間緊迫來不及用其他方式得分時,就會選擇射門。高中比賽如果射門失敗就要喪失控球權給防守方,但大學賽如果不是第四檔進攻的話就仍可以繼續保持控球權。
3、安防(safety,俗稱“自殺球”),得2分。當進攻一方被迫后退至己方的端區,然后被擒抱或掉球時,防守一方得2分。某些進攻方在己方端區內的犯規也會被判防守方得安防分。
犯規
當有違反規則或擾亂比賽公平秩序的情況發生,裁判會在犯規地點附近扔小黃旗。大部分的判罰是把球向犯規方的端區移動一定的碼數,如果防守方被罰退后的碼數足夠進攻方需要的碼數,進攻方會自動獲得新的首攻。在比賽停止后,沒有犯規的一方有權選擇接受判罰或接受當時的的比賽結果。舉例來說,防守方越位或是提前移動,但是進攻方在此檔進攻中成功推進了8碼,那么進攻方可以選擇接受判罰,即獲得5碼并重新進行第一檔進攻(還需推進5碼);或者選擇接受比賽結果放棄判罰進行下次進攻(還需推進2碼)。
常見的犯規有:
1、違規先動(false start):進攻方除線后平行移動的一名球員外,有人在發球前移動。處罰:退后5碼。
2、越位(offside):在發球前隊員越過了球的位置,比如接觸對方隊員、越入中立區。處罰:退后5碼。
3、拉人(holding):不公平地使用拉扯球衣、勾人或鏟人的方式妨礙對方球員正常行動。如果進攻方犯規或剛好攻防轉換,罰退后10碼;如果防守方犯規,罰退后5碼和對方自動獲得新的首攻。
4、干擾傳球(pass interference):當球傳出后,防守隊員用推、勾、拉或擊倒進攻方接球手;或進攻方接球手用同樣的方式對付防守方隊員以避免對方得球。如果防守方犯規,進攻方可以選擇接受犯規或拒絕犯規,若攻方選擇接受,由開球線起計前進15碼并自動重新獲得四次進攻;若攻方拒絕(通常攻方在上一個交鋒成功推進十五碼之上,超過處罰的碼數),亦可由犯規地點重新發球,并同樣獲得四次新的進攻權。如果進攻方犯規,退后5碼。如果在傳球前有隊員有類似犯規會被判“拉人”或“非法接觸”。
5、個人犯規(personal foul):原因包六個項目:粗暴沖擊傳球者、粗暴沖擊踢球員、粗暴沖擊置球員、拉扯對方面罩、彎身用頭盔頂沖對方、在阻擋對方射門后畜意飛身跳壓在對方身上(但若守方已在己方的一碼線不會被計算在犯規)。受處罰的一方退后15碼,如果是防守方犯規則對方挺進15碼并自動獲得首攻。
6、拖延比賽(delay of game):進攻方在40秒交鋒定時器數至零時仍未發球。處罰四分衛,后退5碼。
7、非法向前傳球(illegal forward pass):進攻方在攻防線之前的位置向前傳球。后退5碼,并消耗一檔。
8、非法陣式(illegal formation):進攻方攻防線上少于七人列陣。
9、場上人數過多(too many men on the field):任何一方在發球時超過11人上場均會被罰,后退5碼。(注意:任何一方在交鋒時少于10人都是合法。比如在2007年季賽中華盛頓紅皮隊為了紀念在家中被搶劫殺害的后衛尚恩·泰勒,特意在他死后的那周客場對戰水牛城比爾隊的比賽上,防守以十人列陣。)
10、非法變陣(illegal shift):進攻方的球員可以在交鋒發球前改變站位,但只限列陣于攻防線后的球員,并且每次只限一人,攻方要在隊友停下來后再可以進行易位,其他球員或者非法球員易位會變被處分5碼。防守方則不在此限。
11、非法接球員前沖(illegal man downfield):攻方的合法接球員是指站于鋒線最外的兩員及所有衛員(發球線以后的球員);攻方在傳球攻擊時有上述球員以外的球員越過發球線都會被視為犯規,后退5碼。
12、缺乏體育精神(unsportsmanlike conduct):處罰的原因有很多種,會由主裁判決定。常見的有:蓄意撞擊裁判、言語上辱罵裁判、故意延長得分后的慶祝、連續使用暫停凍結對方踢球員(守方連續在踢球員踢球前叫兩次暫停,以凍結對方并增加心理壓力)等等。處罰:后退15碼處分。
若犯規被罰的碼數越過首攻目標線,亦同樣自行獲得新的首攻(例如:攻方在“2攻3碼”時,守方有球員越位,攻方可以獲得新的首攻)。若攻守雙方被罰的后退的碼線位于端區,球會放在2碼線開始;若攻守方在已方的2碼線內犯規,無論是多少碼數的處罰,罰的碼數均會變成跟端區的一半距離,直至球的一部分進入端區,對手可獲得安全分(2009年超級杯,匹茲堡鋼人隊正好被處罰了一個相同情況的安全分)
一美式足球比賽多長時間
美式足球比賽時間為一小時美式足球賽事,分上下半場,如有加時賽則增加12分鐘。
關于比賽時間
標準的美式橄欖球比賽分為四節,每節15分鐘,第一、二節稱為上半場,第三、四節稱為下半場,上下半場之間有12分鐘(大學賽20分鐘)的中場休息。
上半場的第一節結束時和下半場的第三節結束時各有兩分鐘休息時間,雙方隊員交換場地,原來擁有球權的一方將在交換場地后繼續進攻。
關于加時賽
如果雙方在四節的正常比賽結束時打平,則將在3分鐘間息后進行15分鐘的加時賽,每方被允許有一次控球機會和兩次暫停。
擴展資料:
美式橄欖球(Americanfootball美式足球)運動的好處
1、增強力量
橄欖球是一項很好的運動,可以提高上半身的力量,因為你需要強壯的手臂來進行進攻和投擲,另外這種碰撞運動還需要有足夠的肌肉力量。它可以鍛煉到腿部肌肉,因為在對峙中需要健壯的大腿肌肉。
2、提高靈活性
敏捷是玩橄欖球至關重要的技巧,手腳都需要可以突然改變方向和變速。不斷的變向變現和突然的躲避也有助于靈活性。
3、增強自信心
橄欖球為青少年提供更多自信和自尊,還是一項注重品格建設的運動。它培養美式足球賽事了個人的勇氣,身體健康,團隊協作和團結,可以將來自不同背景的男孩和女孩聚集在一起提高技能。
4、減壓
在比賽時釋放內啡肽足以調整心情,幫助改善睡眠。通過在比賽期間戰勝一個充滿挑戰的對手,球員能夠更好地應對壓力并且能夠更好地解決場外問題。
參考資料:美式橄欖球_百度百科
美式足球有哪些比賽規則?
1.目標美式足球賽事:美式足球美式足球賽事的比賽目標是將橄欖球推進至對手的達陣區。同時在比賽規定時間內取得較對手更多的分數。
2.場地與球員:美式足球場通常被昵稱為烤肉架美式足球賽事,因為球場上標示線的樣式讓球場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可以幫助食物放在火上烤的架子。比賽是在一個120碼(110公尺)長、531/3碼(49公尺)寬的球場上進行比賽。較長的邊界稱為邊線,較短的邊界稱為底線。底線旁邊的標示線稱為得分線,彼此得分線之間的距離為100碼。得分的區域位于底線與得分線之間10碼寬的區域,稱為達陣區。球場上每5碼距離標劃一條分碼線,每10碼距離標示數字直到50碼線,或稱為中場區。在球場中間兩側劃有兩條標示線平行兩側邊線,稱為碼標線。任何球員都必須在碼標在線或之間進行發球。達陣區底部架設兩根球門柱,彼此間隔18.5碼。球門柱由一根橫桿連結在一起,橫桿距離地面高度為10碼。成功的射門,球必須穿越橫桿之上與兩根球門柱之間。比賽時,雙方分別派出11位球員上場比賽。然而比賽進行時,可以隨時更換場上部分甚至全部的球員。結果,每個球員皆有專屬的任務,而球隊中全部53名球員皆會在每場比賽中被派出場比賽。因此,球隊將球員們分成三種隊員屬性,分別為進攻隊員、防守隊員與特別隊員。
3.比賽時間:一場標準的比賽進行四節,每節15分鐘的比賽(中學比賽每節為12分鐘)以及包含第二、三節之間的中場休息。比賽進行在一些情況會暫停計時,因此比賽時間往往超出規定時間很多達三個多小時之久。如果四節比賽后,雙方同分,比賽將會延長15分鐘,采先得分者獲勝的規則。若仍無人得分,比賽結果以平手計。大學比賽的延長賽規定更為繁復與不同。
4.進攻方法:美式橄欖球進攻法法與六人橄欖球相似。持球的一隊(進攻一方)有四次進攻機會向前(防守方的達陣區)推進十碼,每次機會稱為一個向下。當進攻一方成功在四次內累積推進了十碼,便可再次獲得繼續進攻的四次機會。如果進攻一方在四次機會內都不能向前移動十碼,便要把球交給對方。
除了在開場、半場開球及得分后重新開球以外,每次進攻時,都要以相同的并列開球方式開始:進攻及防守球員在開球線的前后兩邊排列,面向對方。其中一位進攻球員中鋒在兩腿之間把球向后傳給隊友,通常這位接球隊友是四分衛。
美式足球比賽規則是什么?
美式橄欖球(American football,美國人通常簡稱為football),也稱美式足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美國最流行的運動,為北美四大職業體育之首,那么美式足球比賽規則是什么?
1、 目標:美式足球的比賽目標是將橄欖球推進至對手的達陣區。同時在比賽規定時間內取得較對手更多的分數。
2、 場地與球員:美式足球場通常被昵稱為烤肉架,因為球場上標示線的樣式讓球場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可以幫助食物放在火上烤的架子。比賽是在一個120碼(110公尺)長、531/3碼(49公尺)寬的球場上進行比賽。較長的邊界稱為邊線,較短的邊界稱為底線。底線旁邊的標示線稱為得分線,彼此得分線之間的距離為100碼。得分的區域位于底線與得分線之間10碼寬的區域,稱為達陣區。球場上每5碼距離標劃一條分碼線,每10碼距離標示數字直到50碼線,或稱為中場區。在球場中間兩側劃有兩條標示線平行兩側邊線,稱為碼標線。任何球員都必須在碼標在線或之間進行發球。達陣區底部架設兩根球門柱,彼此間隔18.5碼。球門柱由一根橫桿連結在一起,橫桿距離地面高度為10碼。成功的射門,球必須穿越橫桿之上與兩根球門柱之間。比賽時,雙方分別派出11位球員上場比賽。然而比賽進行時,可以隨時更換場上部分甚至全部的球員。結果,每個球員皆有專屬的任務,而球隊中全部53名球員皆會在每場比賽中被派出場比賽。因此,球隊將球員們分成三種隊員屬性,分別為進攻隊員、防守隊員與特別隊員。
3、 比賽時間:一場標準的比賽進行四節,每節15分鐘的比賽(中學比賽每節為12分鐘)以及包含第二、三節之間的中場休息。比賽進行在一些情況會暫停計時,因此比賽時間往往超出規定時間很多達三個多小時之久。如果四節比賽后,雙方同分,比賽將會延長15分鐘,采先得分者獲勝的規則。若仍無人得分,比賽結果以平手計。大學比賽的延長賽規定更為繁復與不同。
關于美式足球比賽規則是什么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
美式足球比賽規則是什么
美式足球一般指美式橄欖球,美式橄欖球美式足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美國最流行的運動,為北美四大職業體育之首。那么,美式足球的規則有哪些呢?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吧!
比賽雙方各上11名隊員,一方是進攻組,另一方是防守組。進攻組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將球向對方陣地推進,爭取越過得分線進入對方端區得分。進攻的方法有兩種,球員帶球向前跑(沖球)或空中傳球(傳球)。另一方防守組的目的是盡可能阻止對方進攻,并迫使對方喪失球權。如果進攻一方得分或喪失球權,雙方隊伍互換攻防,也就是原來的進攻方換上防守組,而原來的防守方換上進攻組。比賽就這樣雙方輪流攻防地進行下去,直到四節比賽時間結束。
【球場于球員】
美式足球場通常被昵稱為“烤盤”(Gridiron,或稱“烤肉架”),因為球場上標示線的樣式讓球場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可以幫助食物放在火上燒烤的鐵絲架子。比賽是在一個360英尺(120碼,或109.7米)長、160英尺(53.33碼,或48.8米)寬的球場上進行比賽。較長的邊界稱為邊線(sideline),較短的邊界稱為底線(end line)。底線前的標示線稱為得分線(goal line),兩得分線之間的距離為100碼(91.44米)。得分的區域位于底線與得分線之間10碼(9.1米)寬的區域叫做底線區(end zone),也稱達陣區。
球場上每5碼(4.6米)距離標劃一條分碼線(yard line),每10碼標示數字直到50碼線,或稱為中場區(midfield)。在球場中間兩側劃有兩條標示線平行兩側邊線,稱為碼標(hash marks)。任何球員都必須在碼標在線或之間進行發球。
達陣區底部架設兩根球門柱(goalposts,又稱uprights),彼此間隔18.5英尺(5.64米)。球門柱由一根橫桿連結在一起,橫桿距離地面高度為10英尺(3.048米)。球必須穿越橫桿之上與兩根球門柱之間才算是成功的射門。在一些低水平比賽中,球門柱有時會被加寬至23.33英尺(7.11米)以增加射門成功率。
比賽時,雙方分別派出11位球員上場比賽。然而比賽進行時,可以隨時更換場上部分或全部的球員。球隊中全部53名球員皆可在每場比賽中被派出場比賽。每個球員皆有專屬的任務。球隊將球員們分成三組,分別為進攻組(offense)、防守組(defense)與特勤組(special teams)。
【比賽時間】
場標準的比賽進行四節,每節15分鐘的比賽(中學比賽每節為12分鐘)以及包含第二、三節之間的中場休息。比賽進行中在一些情況下會暫停計時,因此比賽時間往往超出規定時間很多,達三個多小時之久。如果四節比賽后,雙方同分,比賽將會延長15分鐘,采用先得分者獲勝的規則。若仍無人得分,比賽結果以平手計。大學比賽的延長賽規定更為繁復與不同。
【進攻方式】
美式足球進攻法與六人橄欖球相似。持球的一隊(進攻方)有四次進攻機會向前(防守方的達陣區)推進10碼,每次機會稱為一個“檔”(down,即被對方攔截放倒一次)。當進攻一方成功在四檔內累積推進了10碼(或超過),便可再次獲得繼續進攻的四檔。如果進攻一方在四檔內都不能向前移動10碼,便要把球在第四檔進攻結束的位置交給對手。一般大多會在第四檔時采用棄踢(punt)將球權轉移給對手但令他們必須從較遠的地方開始進攻。
除了在開球、半場開球及得分后重新開球以外,每次進攻時,都要以相同的發球(snap)方式開始:進攻及防守組在開球線的前后兩邊排列,面向對方。其中一位進攻球員中鋒(Center)把球向后傳給隊友,通常這位接球的隊友是四分衛(Quarterback)。
進攻一方有兩種方法推進:
四分衛遞球給跑衛(Running Back)或其他任何有效的接球員(eligible receiver)持球向前跑,稱為跑陣(rushing)把球傳給隊友,稱為傳球(passing)。向前傳球(forward pass)是美式足球的特點,進攻一方在每次進攻機會只能前傳一次,而且必須在開球線后方的位置才允許向前傳。橫向傳球及向后傳球的次數沒有限制,但在進攻時橫后傳會有很大機會被攔截,因此美式足球很少橫傳或后傳,是一種難度極高的技巧。
每次進攻機會在以下的情況下完結,稱為死球(dead ball)。裁判會吹哨子通知:
球員及觀眾經常需要知道當時是第幾次進攻,和還有多少碼才會重新再得四次機會。例如:第一檔進攻前,電視或計分板會寫:“1st 10”(1攻10碼),意思是第一檔進攻,需要推進10碼才能成功累計10碼的推進距離。如果一次進攻向前移了3碼,便會變成:“2nd 7”(2攻7碼),即這是第二檔進攻,還差7碼才能累計10碼……等等。而如果進攻方已經攻入距離得分線10碼以內的區域,則不再報告所需的碼數,改為報告第幾次嘗試得分的“1st Goal”、“2nd Goal”等等。
【攻守交換】
進攻一方可一路保有控球權,直至:
進攻隊不能獲得新的四次進攻機會。換句話說,進攻一方在四次進攻內都未能前進十碼。防守一方可在最后一次進攻完結的地方開始反攻。這種攻守交換稱為進攻失敗型交換(turnover on downs)。
進攻達陣得分,或射門得分。然后由原進攻得分的隊伍派上特勤組起腳開球(kick-off)給對方。
進攻方棄踢(punt),方法是進攻隊員(由特勤組來執行)把球扔下并在球落地之前將其踢向遠處。通常進攻一方如果在前三檔都未能成功前進十碼,而該處位置又超過可以射門的`距離,為免在攻守交換后讓對方有機會可以在該處開始進攻,便會在第四檔時使用棄踢大腳解圍。
防守方的球員接到進攻方的傳球,稱之為攔截(interception)。截得對方傳球的防守方球員可以立刻向對方達陣區移動,直至他被擒抱、出界或得分。如果他未被任何原進攻方球員碰觸而造成手及腳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到地面,此時并不形成接觸性倒地(down by contact),他可以繼續跑直到被擒抱或被對方球員碰觸后倒在地上為止。同樣規則適用于進攻方的接球員。
進攻方球員把球掉落到地上,即掉球(fumble),而又被防守方球員先拿到。與攔截一樣,防守方拿到對方掉球可以實時反攻,直至被擒抱、出界或得分。
進攻方的掉球和被攔截統稱為失誤(turnovers)。
進攻的一方嘗試射門失敗。防守一方可在上一次開球處開始進攻(在NFL,是射門處)。如果射門處是底線前二十碼之內,原防守一方在二十碼線開始進攻。
進攻一方在自己的達陣區內被擒抱、出界或犯規,稱為安全得分(Safety),較為少見。
【得分】
攻守雙方以以下方法得分:
達陣(touchdown,簡寫TD),得6分。當球員持球跑進對方達陣區,或在對方達陣區接到傳球(前提是落地之前沒有被擒抱而推出達陣區或掉球)時便是達陣。
達陣之后,得分一隊獲一次追加得分(extra point)。球會放在對方的三碼線(NFL是兩碼線)上。得分隊可選擇把球踢進門柱之內,加1分,稱為達陣后加分(point after touchdown或PAT);或以跑、傳等方法,再達陣一次,加2分(稱為2-point conversion)。在大學賽及職業賽中,多數都是以射門加一分。職業賽射入加1分的成功率為94%,大學亦有93.8%。而加2分的成功率只有43%左右。若果防守一方成功阻止加2分,并且把球搶到手,并且實時成功達成陣,可得2分(不適用于NFL)。
射門(field goal,簡寫FG),得3分。方法是把球踢過球門橫桿之上及兩條門柱之間,射門時球必須先著地。通常是由置球員(Holder)負責把球直立著按在地上,然后由踢球手(Placekicker)起腳將球射出,稱為定點球(placed kick)。另一種方法是由踢球手用正常直踢的手法將球扔下,但是出腳稍微延遲,在球剛剛觸地彈起的一霎那間將球踢出,稱為落地球(drop kick),這種踢法因為精確射門的難度較高現在已經不經常使用。通常當進攻方比較接近底線但又難以達陣時會在第四次檔選擇射門而不是棄踢,又或者在時間緊迫無法用其他方式得分時選擇射門得分。高中比賽射門失敗要將攻擊權交到防守方,但大學賽仍可以繼續進攻。
安全得分(safety,俗稱自殺球),得2分。這是由防守球員得分。當進攻一方被迫后退至己方的達陣區,然后被擒抱或掉球時,防守一方得2分。某些進攻方在己方達陣區內的犯規也會被判安全得分。
【綜合】美式足球賽事?美式足球賽事名稱?讀完后秒懂了,更多關于“美式足球賽事名稱”的攻略關注我們:https://cdbbt.com/
標簽: 美式足球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