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四川都青城山天獅洞?青城山 天師?全方位攻略,做到心中有數“四川都青城山天獅洞”的內容如下:

添加微信:四川跟團/定制/租車
復制微信號
目錄:
- 1、青城山常道觀簡介
- 2、天師洞的介紹
- 3、青城山山門到天師洞要走多久
青城山常道觀簡介
青城山常道觀 創建于隋大業年間(605—618)全稱古常道觀,亦名天師洞,傳因東漢時天師張道陵曾于此修煉講道,故名。初名延慶觀;唐代改稱常道觀,宋時名曰昭慶觀,后又沿用常道觀至今。
常道觀的整個建筑群占地面積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5749平方米。
天師洞又稱常道觀,是青城山最主要的道觀,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除此外,青城山還有四宮殿,分別是建福宮、圓明宮,玉清宮,上清宮。
青城山常道觀 據文獻記載,天師洞原址為黃帝祠,東漢時張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為天師道的創始人,故稱天師洞。隋大業年間(605-618年),改名延慶觀。唐朝時改稱常道觀。
三清殿右側是青城山道教協會、青城山道教宮觀管理委員會所在地和道教祖堂。建筑仿園林布局,結構精美,花竹茂盛;殿堂間回廊相連,清靜幽雅。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陸游來此,賦詩云:“山中猶有讀書臺,風掃清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與杜光庭同時的青城山常道觀道士張素卿,是唐末五代畫家,以道教題材的繪畫而著名。
天師洞的介紹
黃帝祠左側有一洞,相傳乃張道陵修煉之處,此即人們所說的天師洞。洞窟的最上層有一石龕,其中供奉著隋代雕刻的張天師石像。面有三目,神態威嚴。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師鎮山之寶:“陽平治都功印”。
天師洞現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一1722年)中葉,由住持陳清覺主持修建。
青城山常道觀 據文獻記載,天師洞原址為黃帝祠,東漢時張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為天師道的創始人,故稱天師洞。隋大業年間(605-618年),改名延慶觀。唐朝時改稱常道觀。
青城山山門到天師洞要走多久
青城山山門到天師洞,要走兩個小時左右,大概的話是6公里。
青城山山門到天師洞要走2小時,全程57公里,步行7公里。
如果是自駕車就沒有問題,如果是要坐公共汽車,時間就會非常緊張。從前山入山之后坐渡船,然后最好選擇纜車到天師洞,如果有閑心,可以繼續爬山到老君閣。上下山時間會在3-4小時之間。
前山就是道觀,有算姻緣的,在天師洞,到前山上山和下山只要4。
天師洞是青城前山最大的道觀,傳說是當年張天師修煉得道的地方。參觀完天師洞后繼續前行,依次經過五洞天、山蔭亭、天然圖畫、引勝亭和怡樂窩,即可回到山門處。纜車上山、步行下山整個游程大概需要五個小時左右。
爬青城山只是爬上去差不多需要3-5個小時,上下來回差不多需要6-8個小時。爬青城山的過程中如果不坐索道的話,花費的時間就要稍微長一些,不過爬青城山不是特別的困難,因為這里有很多的臺階,山的高度也不會特別的高。
【總述】四川都青城山天獅洞?青城山 天師?純旅游百科解答,更多關于“青城山 天師”的攻略關注我們:https://cdbbt.com/